四川经济新闻网
您的位置: 四川经济新闻网首页 >> 资讯

“钢铁驼队”,声声驼铃响四方

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11月5日,今年中欧班列开行达10180列,已超过去年全年开行量,运送集装箱92.7万标箱,同比增长54%,往返综合重箱率达98.3%。(人民日报,12月4日)

一串串亮丽数据增长的背后,不仅是国际货运通道的畅通,中国贸易产品稳定销路的保障,更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渐入佳境的彰显。

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开通中欧班列运输,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加入了中欧班列运输,在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不畅、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,中欧班列逆势高质量、常态化稳定开行,有效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、复工复产,为维护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有力支撑,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动力。

丝路兴,百姓富。以云南为例,本地气候四季如春,农产品产业发达,水果、蔬菜更是可口。中欧班列这条运输大动脉的畅通,有效实现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,让云南农产品巧借“东风”走出国门,从此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。中欧班列不仅让国外百姓的菜篮子里多了美味可口的云南农产品,更有助于云南农产品享誉海外,擦亮了“中国农产品”的金字招牌。踏着“新丝绸之路”经济带建设的节拍,越来越多中国的优质产品走向海外,中欧班列保证了农产品的稳定销路,带动老百姓们致富增收,架起了老百姓致富增收的“幸福路”。

丝路兴,天下通。作为“新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运输工具,中欧班列往返于中国和欧洲沿线各国,具有安全便捷、绿色环保、运量大等多种优势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机背景之下,中欧班列逆势加开,作为陆路运输通道“钢铁驼队”,展现出安全高效的强大优势,在保证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畅通的同时,更是传递出中国温度,让中国制造的防疫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世界各地,让世界人民在危难时刻收到来自中国的援助,见证着中国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一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“生命桥梁”。

作为一带一路的“金名片”,中欧班列又被誉为“钢铁驼队”。不尽驼铃响四海,它早已化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“钢铁力量,”,彰显出中国担当,传递这中国温度。在未来,它一定将更好的造福沿线百姓,中国也必将在它的见证下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敞开中国怀抱。文/王亭枫


推荐阅读:河北企业新闻网
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XML地图 网站地图TXT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