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看过北京卫视《传承者》的一期节目,有几十个来自山西农村的孩子表演了一场稷山高台花鼓。
孩子们表演的很卖力,节目呈现的效果也很好。但随后评委自以为是的点评却让人质疑。
有人说:“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,没有创新……”
有人说:“孩子们可能凭借表演走上很大的舞台,但这技能能当饭吃吗”
有人说:“人这么多,都找不到焦点,不知道该看谁……”
这些青年评委咄咄逼人的姿态,恶意满满的话语让台上的演员和老师明显忍着泪水。
评委的陈道明最终还是看不下去了,怒斥这些青年评委:
“你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,但是对于有些文化,我们传承的文化,你们连常识都没有!”
这些青年评委他们知识丰富,侃侃而谈,逻辑清晰,在中国年轻人里属于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一群人。但是他们并不了解高台花鼓的发展历史,却被自身的光环蒙蔽了双眼,擅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批判花鼓演员。
无知而不自知,他们自视甚高,认为自己说的东西才是好的,正确的。殊不知,这在别人眼里就是无知的表现。
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这个时代,所有问题的答案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获得。这种便利性让我们越来越懒于去了解知识,只专注钻研自己喜欢的内容。
因为觉得没有必要,我们知晓的信息越来越少,越来越不知道那些被视为「文化素养根本」的许多事实。
这是一个我们不小心就会变无知的时代,甚至是,我们越学习越无知。
01
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使知识学习的方向发生了改变
我们一般把知识分为两类: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。
全国各地的盛会、历史性大事件的日期、当然还有国土面积等等都属于事实性知识;
而各种批判性思维和技能,比如说用三段论推导一件事,或者用互联网查找你要的信息等等属于方法性知识。
现今这个时代更重视培养我们的方法性知识,对事实性知识的教育却往往被忽视了。
看过这么一则新闻,在广州举办的“羊城小市长”评选活动中,孩子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,进入复赛环节。
当一个评委给台上的孩子们出题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面积多少?”
这些表现优异的孩子却被这道常识性问题考倒了。
有人说10万平方公里、有人说30万平方公里的,还有人说7500万平方公里......
答对“960万平方公里”答案的却人很少。
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发展,使得我们的80后、90后、00后这些人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新方法,反而对很多事实性知识本身却不够了解。
因为在他们看来,比起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记忆这些知识概念,通过搜索获得想要的信息更简单有效。以至于他们如果离开了手机,可能立刻就成了文盲。
02
“理性无知”让我们越来越功利性的获取知识
知识爆炸时代,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被生产出来,又以惊人的速度贬值过时。我们对待知识越来越功利。
上世纪50年代,经济学家安东尼·唐斯提出“理性无知”的概念。其中一种状态就是功利式学习。
这种状态是指,在学习知识时,当我们的努力超过我们能够获得的收获,就会主动选择放弃对于某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。
比如我记得自己高考填志愿的事情。我家二叔是老师,认识搞教育的人多,父母就会拜托二叔去问:
“学什么专业将来最有前(钱)途?”
这一定是很多高考学子在填报志愿时都有过的场景。
还有,你是不是很多次想过,我不知道什么微积分、我也没有读过红楼梦,照样拿到了文凭,找到了高薪的工作,那干吗还要学那些东西呢?
那些看似没有用的知识,其实是构建我们知识体系的基本知识,他们使我们在读到一些信息时具备足够的理解力,能归纳要点、把握内容。我们的眼界逐渐开阔,思考也更加全面。
如果我们把学习作为达成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,时刻考量今天看的这本书、上的这门课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即时的收益,那这样下去,我们的知识很快变得枯竭。
03
摆脱三种效应,在无知的世界成为赢家
在信息社会中,我们往往会陷入无知的状态。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主要是因为接连遭遇了3种效应。
首先如果我们一直使用定制信息源过滤内容,我们很容易陷入了“茧房效应”,当我们信息源变得单一、封闭的时候就会引发“回音壁效应”,最终形成不知道自己无知状态的“达克效应”。
那如何摆脱这3种状态也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成为赢家的关键。
1、摆脱茧房效应,需要回避算法推荐。
所谓茧房效应,是指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的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,只关注令自己愉悦的内容。久而久之,会将自身置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
埃利·帕雷瑟在《过滤泡沫》中说:“这些个性化算法,让只有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一致的信息才会被呈现,人们的视野越来越窄,可以接触到多元化信息的机会也越来越少。”
摆脱茧房效应最好的办法是:不要一直关注网站和媒体通过算法推荐给你的内容和知识。
不要点击“想看”,更多的点击各个新闻分类标签。
美国佛蒙特大学的数据科学家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公布了一项研究:
一般的社交媒体用户,只要不是大V,通常在社交媒体上使用的词汇不超过5000个,都是一些常用的词。通过对用户好友的常用词进行分析,大致能圈定这个用户的兴趣范围。
但好友数量超过150人后,准确率会下降。因为好友数量太多了,双方的关联度降低了,可能不在一个兴趣圈子,行为上很难形成映射关系。
也就是说,一个人社交媒体上好友的圈子,决定了他的认知范围,从而让这个人行为可以被预测。
这个研究恰好证明了“信息茧房”理论,也给出了破解信息茧房的方向:通过不断扩大认知范围,多选择以前接触少、未知的推荐领域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你的知识边界不断变窄,变得更加的集中。
2、摆脱回音壁效应,应该加大多样信息来源
回音壁效应——是指在观点单一,先对封闭的信息来源中,我们只能把接受的信息当成事实的全部真相,并且分享出去,再彼此印证这些相似的观点。
其实,回音壁效应的绝佳例子就是玩微信的父母们了。
自打玩上微信,我妈可就不怎么看电视了。
整天抱着手机,要么跟人语音:“下午4点XX药店领鸡蛋,去的时候叫上我。”要么经常给我发一些“北京知名医生揭露.....”等等的文章;
我跟她说这是些虚假文章,问她哪看的。她回我:“群里发的。”
她就信了,赶紧转发出去。而且屡教不改。
当然,父母们年龄大了,本身有着知识来源的限制,我们更应该用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们。用这个例子也只是为了说明:
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,如朋友圈。我们在圈子内部实现信息流动,每个圈子都有一堵无形的“墙”,与外界隔离。
摆脱回音壁效应最好的办法是:在选择主要信息来源后,需要搭配选择一些多样的信息来源。
比如,可以选择在某个领域做的非常专精的知识服务平台。
当我们的信息源变的单一、封闭,圈子里发送出去的信息、倾向,符合这个圈子的价值和观点,就会得到同类人群的良好反馈,于是我们变得更加固执己见,慢慢地,我们趋向于无知。
所以,营养均衡的知识大餐才是最优质的搭配。
3、摆脱达克效应,更多选择“聪明人”的信息
达克效应——是指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欠缺。
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:
1995年4月的一天,美国匹兹堡的两家银行,被同一个匪徒抢劫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个人在抢劫的时候竟然什么伪装都没有,他的脸上没有面罩。
警察很多就根据监控摄像抓到了他。
他不相信自己这么快就会被抓住,对警察说,“我明明在脸上涂了柠檬汁啊!”
原来,这个抢劫犯无意中知道了一个“秘密”,用柠檬汁在纸上书写,除非纸张受热,否则字迹不会显现。
于是他认为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,他的脸在安全摄像头面前就会“隐形”。
他很自信没有摄像机能够拍到他,于是,他在光天化日下,毫无遮挡地抢劫了银行。
这个故事跟我们从小就熟知的掩耳盗铃的故事一样,说明了同一个道理:越无知的人,往往越自信。
摆脱达克效应最好的方法是:不要人为的制造求知的障碍,选择聪明人的信息。
倾听他人的观点,我们的观点才能得到深思和改进。而建立在事实和思考上的观点总好过无知的观点。
孔子说过:“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:敬畏天命,敬畏地位高贵的人,敬畏圣人的话,小人不懂得天命,因而也不敬畏,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,轻侮圣人之言。”
如果有人批评你不懂装懂,迷之自信,先不要生气,好好自检一下。
过去我们通过各种事实性知识来认知世界,进入信息爆炸的当代,我们只有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,才能做出明智理性的判断和取舍。
摆脱三种效应带来的问题,才能在这个发达的互联网和海量的信息资讯中有效获得知识,成为人生赢家。
推荐阅读:叶紫